一、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措施与成绩
(一)突出红色领航,党的建设构建新模式。
1. 政治建设不断强化。强化理论学习指导教育实践,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委十二届三次、四次全会精神,全系统组织学习200余次;成立“龙城师说”宣讲队,分片区专题宣讲22场次。扎实开展主题教育,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5次,开展“强国复兴有我 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实践活动6次。开展“学习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”第二届基层理论宣讲、微视频大赛和党组织书记“擂台比武展风采 实干担当促教育”活动,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。
2. 组织建设不断加强。全面贯彻落实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,完善党组织会议、校(园)长办公会议议事制度,完成党委、党总支学校书记、校长分设,新任或转任专职副书记92名。加强党组织延伸覆盖,新建二中教育集团党委、义务教育共同体党委等功能型党组织,完成35所学校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达标验收,“全域党建、全面提升”加快构建。
3. 队伍建设不断夯实。开展党务干部、党员集中培训,加强校级干部轮岗交流,开展副校级干部能力提升培训,从乡镇学校中遴选县管学校校长助理,实施首批龙城教坛青年干部“菁苗计划”,为干部成长搭建平台,校级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交流、培养机制不断完善。扎实开展党员帮扶救助工作。
4. 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深入。开展“党员公开承诺”、廉洁家风活动和“以案促改”专项整治,将廉洁教育纳入干部培训、家庭教育,推出警示教育微视频和系列报道35期,开展“四风”问题节前提醒7次,强化身边人身边事警示教育,加强巡视、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和党员干部违法违纪问责力度,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知敬畏、存戒惧、守底线,不断前移关口、抓早抓小。
(二)简政放权,提升机关依法行政的效能。
1. 账图模式,全面推进依法行政。通过账图将工作岗位职责,岗位风险、岗位操作可视化、图形化,切实强化权从法来、事由法定、岗必依法、人必依法,推进全面依法决策,规范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,推动自觉守法,促进岗位融法,强化依法办事。
2. “一网通办”,服务便捷为民。推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4.0事项认领、编辑、审核和发布工作。及时更新、维护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3.0事项,保证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正常运行。推进政务服务线下线上融合发展。深化综合窗口改革,联合县卫健局、文旅局、合执局组建综合窗口,依托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综合受理系统实现业务办理的高效协同。梳理本单位县级政务服务事项。县教育体育局现有进驻事项35大项,其中行政许可8项,行政确认3项,其他行政权力4项,公共服务事项17项,行政奖励类2项,行政给付类1项。
(三)法育未来,法律进学校成效显著。
1. 实施“宪法卫士”行动计划。实施宪法组织实施“宪法卫士”行动计划,全县10万余名学生学习参赛,参赛率达99%。泸县学生代表泸州市参加省宪法知识素养竞赛,获全省亚军1名、全省二等奖1名。
2. 举办法治演讲比赛。县教育体育局、县委政法委、检察院、司法局、泸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联合举办了2023年泸县中小学生“学宪法 讲宪法”暨“纳爱·萱草花”演讲比赛。推荐优秀选手参加市级比赛,获一等奖1名、二等奖2名、三等奖2名、优秀奖1名。
3. 举办《宪法伴我成长》合唱比赛。县教育体育局、县委政法委、检察院、司法局、泸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联合举办了2023年泸县中小学生“纳爱•萱草花”法治歌曲合唱比赛。推荐优秀单位参加市级比赛,获市一等奖1名,市二等奖2名。
4. 组织开展“泸法麒麟·童声诵法”活动。泸县人民法院、县教育体育局联合举办“泸法麒麟·童声诵法”法治活动。通过征集诵读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》等的视频,在网上公开投票,并经专家评审出“十佳作品”10个、“最佳人气奖作品”3个、“最佳组织奖”3个、“最佳指导教师奖”3个。
(四)公平法治,均衡发展提质量。
1. 学前教育普及普惠。启动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创建工作,开展“倾听儿童,相伴成长”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、泸州40正当红“萌娃赞家乡”主题活动,参加市级“萌娃赞家乡”主题活动阶段成果展,获优秀组织奖,优秀案例活动实录、活动设计获市级展评一等奖1个、二等奖1个、三等奖3个。启动城区公办园暑期托管服务试点工作,扎实推进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实践活动。泸县城东幼儿园、泸县方洞镇中心幼儿园成功创建省示范性幼儿园,泸县城北幼儿园、石桥镇中心幼儿园通过省示范性幼儿园省级抽检,认定县级示范性幼儿园14所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32所,全县33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可提供普惠学位3785个。
2.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。组建泸县二中创新人才实验班,探索创新培养初中学生。落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决策部署,扎实推进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,开展专项检查3次。制发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方案,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免试、就近、划片招生政策,确保公办民办同步招生,满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近入学需求。开展初中、小学教育共同体“1+1+N”包联及薄弱学校帮扶活动,泸县二外梁才学校成功创建为首批“四川省义务教育优质发展共同体领航学校”。泸县一中、泸县城东小学、泸县城北小学通过省义务教育优质发展共同体领航学校市级检查。
3. 高中教育特色多元。与巴蜀中学开展战略合作,在泸县二中开设“双师班”和“强基班”,创新拔尖人才培养体系。深入开展普通高中教育共同体教师、教材培训活动,聘请教育管理专家团队,开展师资培训、课堂教学诊断、高考备考指导,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,推进普通高中示范性、特色化多元发展。泸县二中被评为四川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(引领型),泸县五中创省一级示范学校性普通高中(特色型)通过省级现场评估。2023高考本科上线5738人,上线率达到62.7%,重本上线2218人,重本上线率24.75%,清北录取8人,创历史新高。24人被录取为飞行员,民飞单校录取人数再次位居全国第一,获评四川省空军招收飞行学员工作先进单位。
4. 职成教育创新发展。实施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,建立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作协调机制,成立达标工作专班,改善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条件。深化与泸州职业技术学院、南充职业技术学院等高等职业院校的合作交流,开展中高职衔接五年制大专联合培养,与中国十八冶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、天津万博测绘有限公司开展校企合作交流。开展就近培训、菜单培训、订单培训200余人,组织“为乡村振兴聚力添彩”主题墙绘活动,助力乡村振兴。泸县建校入选首批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。以融合为手段推进社区教育发展,完成第四届泸县家庭教育骨干教师培训,开展“校长荐好书”“全民阅读”“教育慧民大课堂”等活动,推动全民阅读进学校、进社区、进乡村,持续健全全民终身学习体系。
5. 特殊教育融合发展。持续加大特殊教育投入力度,全力保障适龄残疾学生就近就便优先入学,配齐特殊教育学校、随班就读学校和资源教室专业教师,举办泸县2023年中小学资源教师培训班,让特殊需要学生在融合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接受适合的、有质量的教育。全县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7.28%,在特殊教育学校就读占18.03%,轻度残疾儿童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占65.08%,重度残疾儿童接受送教上门占16.89%。
(五)依法监管,全面规范学校发展。
1. 全面规范民办学校发展。规范、引导民办义务教育发展,民办义务教育学校从原来的3所减少为2所(转公1所),公参民治理后,我县民办义务教育学生占比从治理前的8.9%,下降至7.59%。
2. 全面强化培训监管。一是源头治理大幅压减规模。严格控制学科类培训机构数量,全县42所学科类培训机构中,已注销、转型40所,保留学科类培训机构2所,压减率95.2 %。二是强化监管维护消费者权益。利用“四川省校外培训机构信息管理平台”,同步推进学科类、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全额资金监管。目前,全县所有校外培训机构已纳入平台监管。三是整合力量开展联合执法检查。通过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抽查、常规检查、专项检查、随机抽查全面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。
二、法治政府建设中存在的问题
2023年,县教育体育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,但也存在一些问题。
(一)法治宣传活动还没有实现全覆盖。
(二)教育普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待增强。
(三)法治宣传教育对学校的规范、稳定、平安发展发挥的作用还不够明显。
三、下一步工作打算
(一)配强学校法治队伍。全面清理法治副校长任职情况,统筹安排公、检、法、司等政法系统人员到校任职法治副校长,同时通过法治副校长上法治课、参与学校法治建设、参与学校管理等,充分发挥法治副校长作用,提升学校依法治校水平。
(二)强化法治宣传,进一步提升干部职工法治意识。通过学法考法、会前学法等方式,加强政策法规的宣传学习,提升教体系统干部职工依法行政、依法治校、依法执教意识。
账号+密码登录
手机+密码登录
还没有账号?
立即注册